丙型肝炎病毒

目录

1 拼音

bǐng xíng gān yán bìng dú

2 英文参考

Hepatitis C virus

HCV

3 中文名称

丙型肝炎病毒

4 英文名称

Hepatitis C virus;HCV

5 分类类型

6 分类

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丙型肝炎病毒

7 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

McDonald于1908年首先提到黄色肝萎缩可能由特定的病毒所引起。20世纪40年代,德国学者Voegt、英国医生MacCallum、美国学者Havens等通过一系列的人体实验证实,病毒性肝炎确实是由能通过细菌滤器的致病因子(即病毒)所引起,并认为病毒性肝炎有传染性肝炎(日常生活传染)和血清性肝炎(与血液接触发生)。1975年以后,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建立,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肝炎既不是甲型肝炎,也不是乙型肝炎,故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90%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是由一种病毒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但采用组织培养,显微镜观察和繁复的血清学分析等传统方法都未能分离到相应的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是从其抗原抗体系统着手研究的,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和认识,电子显微镜的应用,让人们看到了乙型肝炎病毒的颗粒。甲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也是利用免疫学技术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发现的。对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人们沿用了相似的研究方法,但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后,结果仍一无所获。

1989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Bradley et al和Chiron公司Choo et al,屏弃传统的病毒学研究方法,从受丙肝病毒感染黑猩猩的大量血液标本中提取RNA,用随机引物反转录获得cDNA,克隆到lambda-gt-11载体上,在大肠杆菌宿主菌上进行表达,然后用非A非B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筛选,结果从数千个克隆噬斑中筛选到一个产生免疫反应的克隆。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序列测定,建立针对丙型肝炎病毒的诊断试剂盒。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第一个在没有看到病毒颗粒的前提下而确认的人类病毒。

8 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和基因组特征

丙型肝炎病毒分类上属于黄病毒科丙肝病毒属(Hepacivirus),病毒粒子球形,直径55nm,去除包膜后为直径33nm的核心,病毒囊膜上有刺突。病毒基因组长度约9.5kb,由9个基因区组成,从5’端到3’端依次为5’非编码区(NCR)、核衣壳蛋白区(C)、包膜蛋白-1区(E1)、包膜蛋白-2/非结构蛋白-1区(E2/NS1)及NS2、NS3、NS4、NS5和3’端非编码区(NCR)。在HCV的不同毒力株中,除了5’NCR比较保守外,其它基因区和3’NCR变异都较大,病毒基因组仅有一个ORF,翻译产生蛋白质前体,经宿主细胞基因或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酶切割,形成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黄病毒属的黄热病毒,其基因组比HCV大,为11862bp,它的基因组也仅有一个ORF,位于基因组的118-10233位核苷酸之间,几乎通读了整个基因组,其翻译起始于C基因区,长ORF也首先翻译合成多蛋白前体,经切割形成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其中非结构蛋白NS3和NS4涉及RNA复制。

丙型肝炎病毒不能在组织上生长,试验抗病毒剂或免疫疫苗的进展已被减慢。HCV经血液传播,很容易引起急性输血性或散发性丙型肝炎,并且急性丙型肝炎经常转变为持续活动性慢性肝炎,它与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密切相关。丙型肝炎病毒分为6组(cluster)10个基因型(genotype),每组的差别大于30%,而每组包含1个或多个基因型间的核苷酸序列差异为20%。基因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全球最常见的基因型是1a、1b和3a,我国北方以2a型为主,南方以1b型为主。

9 丙型肝炎临床表现

9.1 急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丙型肝炎的潜伏期15-150天,平均50天,出现急性症状的丙型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和急性瘀胆型。

急性黄疸型患者在具有急性肝炎发病者中只有一小部分病例,与乙肝比较症状较轻。临床表现为身体不适、恶心、右上腹疼痛、出现深色尿和黄疸。发热者仅占7%,黄疸多呈轻度或中度,且消退较快。

急性无黄疸型患者起病时极少发热,全身症状和消化道症状轻,无黄疸出现,约1/3者无任何临床症状。

急性瘀胆型患者多为老年患者,丙型肝炎临床症状重,比较典型,可有重度黄疸,部分病例有瘀积现象,病程长且重,可发展为重型肝炎。

9.2 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85%)HCV感染者在急性期症状消失后转为慢性丙型肝炎,表现为血清中病毒RNA持续存在,转氨酶水平在正常值水平上限的1.5~10倍范围内波动,或者就在正常值范围内。慢性化是丙型肝炎的显著特点。HCV的准种特性和病毒摸蛋白基因快速变异使病毒能够逃避宿主针对变异前病毒的免疫,这是导致丙型肝炎慢性化和难以研制病毒有效疫苗的主要原因。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没有症状或有轻微的不特异症状。常见的症状为疲劳,厌食、恶心、有上腹疼痛、深色尿和皮肤瘙痒等症状也可出现,特别是病情加重或进展时这些症状更为明显。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约1/3的ALT在正常水平。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差别很大。最严重的损害是发生肝硬化。肝硬化可能在感染后1-2年内很快发生,也可能在20-30年内缓慢发生。慢性丙型肝炎的表现是多样的,:有快速进展型的,有慢速进展型的,也有稳定型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情轻重的决定因素不清楚。一些生活习惯对病情的加重或进展有影响,如高龄、免疫功能缺陷、嗜酒等。一旦发生肝硬化,肝病晚期的一系列症状就会表现出来,如明显疲劳、乏力、体液潴留、水肿、静脉曲张、腹水、上消化道出血、黄疸、尿色深、皮肤瘙痒等。

慢性丙型肝炎持续进展,特别是发生肝硬化后,有可能发展为肝细胞癌。慢性丙型肝炎是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肝细胞癌现在还没有治疗方法,应注意预防肝硬化的发生,早期发现肝癌。

10 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和危害

丙型肝炎见于世界各国,主要为散发。多见于成年人,尤以输血者、使用血制品者、药瘾者、血液透析者、肾移植者、同性恋者居多。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估计感染率为3%,全世界约有1亿8千万人感染了HCV,这个数字高于爱滋病感染人数。我国人口的平均感染率为3.2%,有约4千万HCV携带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20%慢性肝炎患者要发展为肌纤维化和肝硬化。在这些肝硬化病人中,20%发展为肝癌。丙型肝炎所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十分巨大。

11 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

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经血和血液制品传播是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几乎所有的血液制品都可传播HCV。故长期以来,丙型肝炎主要是输血和血液制品引起。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职业供血者抗HCV阳性率为8.7%,志愿人员为1.3%。微量血液注射也可看作是经血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年来,静脉药瘾者患丙型肝炎的人数显著增加。在国外,静脉药瘾者中丙型肝炎患者的比例是40%-85%,而我国云南地区的报告为94%。HCV在医院的传播途径还有手术过程中感染,尤其是口腔手术中的感染。

HCV除经血传播之外,还可经性传播。经性传播的特殊人群包括性病患者、同性恋及异性恋人群、妓女、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等。尤其重要的是,这些患者可同时合并HCV和HIV的感染。

12 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过去认为丙型肝炎的致病机制是丙型肝炎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近来的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导致细胞发生异常的细胞凋亡是丙型肝炎的主要病理过程。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生物是由细胞组成,在生命过程中,细胞的生生死死总是处于一种良性的动态平衡中,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人就会患病。如果应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就可能导致细胞恶性生长,形成癌症。如果不该死亡的细胞大量死亡,如受HIV病毒的攻击,不该死亡的淋巴细胞大批死亡,就会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爱滋病的发作。目前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较多的是Fas-Fas配体系统。Fas抗原是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Fas配体也是自然存在于体内的与Fas特异作用的分子。二者相互作用,调节正常情况下的细胞凋亡。正常人肝细胞Fas抗原表达程度很低,甚至检测不到,但病毒性肝炎使其表达水平增高。慢性丙型肝炎经干扰素治疗RNA转阴后,Fas抗原表达水平下降。这说明肝炎病毒可诱导被感染的肝细胞表达Fas抗原。Fas抗原的表达水平与肝组织的病损程度相关。

慢性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密切,但目前并未发现HCV可以编码致癌因子或由病毒直接致癌的其它机制。肝细胞在慢性肝损伤过程中异常增殖可能是致癌的原因。

13 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

由于目前尚没有研制成功丙型肝炎病毒疫苗,在丙型肝炎的预防中,切断传播途径是主要预防措施。

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是注射干扰素、胸腺肽,进行抗病毒、退黄疸、降转氨酶和减轻毒血症的治疗。预防主要是管理好转播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输血和血制品管理,并保护易感者。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