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

目录

1 拼音

hòu xī

2 英文参考

Hòuxī S13[中国针灸学词典]

hòuxī[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I3[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后溪
汉语拼音Houxi
罗马拼音Houhsi
美国英译名Back Stream
各国代号中国SI3
日本3
法国莫兰特氏IG3
富耶氏IG3
德国DÜ3
英国Si3
美国SI3

后溪为经穴名(Hòuxī S13)[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1]。后溪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五行属木[1][2];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2]。后为前之对,溪指沟溪,第五掌骨高突如山,后缘凹陷如溪,穴在其间,故名后溪[2]。主治头项强痛,耳鸣耳聋,神经性耳聋,热病,头晕目眩,头痛身热,目赤肿痛,角膜炎,疟疾,癫狂,痫证,癔病,神经衰弱,盗汗,目赤,咽喉肿痛,角弓反张,癫痫,心胸烦闷,手肘五指尽痛,落枕,尺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肩关节周围炎,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挛急,小指痛,身体不遂,肩臂疼痛,肩臂痛,鼻衄,黄疸,失眠,中风,小儿惊厥,喉痹,麦粒肿,面肌痉挛,荨麻疹,精神分裂症,扁桃体炎,疥疮等。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手太阳小肠者,上合手太阳,出于少泽……注于后溪,后溪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输。

5 特异性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木。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6 穴名解

后为前之对,溪指沟溪,第五掌骨高突如山,后缘凹陷如溪,穴在其间,故名后溪[2]

后为方位,与前相反;水注川曰溪。前谷、后溪两穴俱承少泽之泽,犹雨露充沛,沟渠盈溢脉气流行,如走溪谷,故称“前谷”、“后溪”。两穴治症略同少泽。《针灸甲乙经》有:“后溪者,木也。”位于小指本节后的横纹头处,较前谷高起,有小肉之会,因名后溪。[3]

7 所属部位

掌侧[4]

8 后溪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4][5]

后溪在手内侧,第五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5]

后溪位于手掌尺侧缘第五掌骨小头后方,握拳时,当掌横纹端,赤白肉际处是穴[6]

后溪穴在手太阳小肠经中的位置

后溪穴的位置

后溪穴的位置(手太阳小肠经)

后溪穴的位置(肌肉)

后溪穴的位置(骨骼)

9 取法

微握拳,在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五掌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微握拳,于第5掌指关节后缘,当手掌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取穴[7]

握拳时,当掌横纹端,赤白肉际处是穴[7]

[7]

握拳时,当掌横纹端,赤白肉际处是穴[7]

快速取穴:握拳,小指掌指关节后有一皮肤皱襞突起,其尖端处即是后溪穴[8]

10 穴位解剖

后溪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咬肌。有指背侧动、静脉,手背静脉网。分布着尺神经手背支。皮肤由尺神经手背支和手掌支双重分布。皮下组织内除皮神经外,还有手背静脉网的尺侧部。针经皮肤、皮下组织,进入小鱼际肌的小指展肌,在小指对掌肌的前方,再进小指短屈肌与第五掌骨之间。以上三肌均由尺神经深支支配。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有尺神经手背支和掌背动脉分布;深层有尺神经的深支和小指尺掌侧动脉的分支分布[8]

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并有指背动、静脉及手背静脉网通过[8]

11 后溪穴的功效与作用

后溪有清心安神, 通经活络的作用。

后溪有散风清热、疏调经络等作用[8]

后溪有宁心安神、清热利湿之功[8]

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其经脉循行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循项,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督脉循行腰背正中,故可主治小肠经、督脉、膀胱经、阳跷脉所过部位的经脉病和头面五官病[8]

后溪为手太阳经穴,太阳经行于背腰部(同气相求),故为治疗急性腰扭伤之首选穴[8]

后溪穴通督脉,督脉入络于脑,故可治疗神志病[8]

督脉主阳、主表、主风、主动,故取后溪可退热,用于热病及少阳证之疟疾[8]

12 主治病症

后溪穴主治头项强痛,耳鸣耳聋,神经性耳聋,热病,头晕目眩,头痛身热,目赤肿痛,角膜炎,疟疾,癫狂,痫证,癔病,神经衰弱,盗汗,目赤,咽喉肿痛,角弓反张,癫痫,心胸烦闷,手肘五指尽痛,落枕,尺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肩关节周围炎,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挛急,小指痛,身体不遂,肩臂疼痛,肩臂痛,鼻衄,黄疸,失眠,中风,小儿惊厥,喉痹,麦粒肿,面肌痉挛,荨麻疹,精神分裂症,扁桃体炎,疥疮等。

后溪穴主治头项强痛,耳聋,热病、疟疾、癫狂、痫证、盗汗、目眩、目赤、咽喉肿痛[8]

后溪主治头项、五官、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头项强痛、角弓反张、头晕目眩、头痛身热、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癫狂、癫痫、心胸烦闷、手肘五指尽痛等[8]

现代又多用后溪治疗癔病、神经衰弱、落枕、尺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急性腰扭伤、神经性耳聋、肩关节周围炎等[8]

后溪主治头痛项强,落枕,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鼻衄,癫痫,疟疾,黄疸,盗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挛急等[8]

后溪穴主治癫狂痫证,癔症,失眠,中风,小儿惊厥;耳聋,耳鸣,目赤,目眩,鼻衄,喉痹,麦粒肿;头项强痛,面肌痉挛,小指痛,身体不遂,肩臂疼痛;疟疾,热病,黄疸,荨麻疹[8]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 癫痫, 精神分裂症, 癔病, 面肌痉挛;

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 耳聋,角膜炎, 麦粒肿, 鼻出血, 扁桃体炎;

运动系统疾病:腰痛, 落枕, 肩臂痛;

其它:疥疮。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向整个手掌部放散[8]

一般直刺0.5~1.0寸[8][8][8]

深刺可透合谷穴[8],局部酸胀或向整个手掌部放散。

13.2 灸法

可灸[8][8][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8]

艾炷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

14 配伍

后溪配天柱,有通经活络,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颈项强痛,落枕。

后溪配翳风、听宫,有聪耳开窍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后溪配大椎、间使,治间日疟[8]

后溪配风池、百会、太阳,治头痛眩晕[8]

后溪配水沟、压痛点、相应夹脊穴,治急性腰扭伤[8]

后溪配水沟、条口透承山、大椎,治腰背肩部疼痛[8]

15 特效按摩

以一手握另一手掌背,弯曲拇指,垂直下压后溪穴,每次掐按1~3分钟,可有效治疗颈椎痛、闪腰、颈腰部慢性劳损等症[8]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振寒,寒热,肩膈肘臂痛,头不可顾,烦满身热,恶寒,目赤痛,眦烂,生翳膜,暴痛,鼽衄,发聋,臂重痛,肘挛,痂疥,胸中引膈,泣出而惊,颈项强,身寒头不可以顾,后溪主之。寒热颈颔肿,后溪主之。狂互引癫疾数发,后溪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肩臑痛。主风身寒。主身热恶寒。主眦烂有翳。主泣出而惊。

《玉龙歌》: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

《针灸大成》:主胸满,颈项强,不得回顾。

《针灸大成》:主头面项颈病,与申脉主客相应。手足拘挛战掉,中风不语痫癫,头痛眼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手麻足麻破伤牵,盗汗后溪先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疟寒热。

《医宗金鉴》:盗汗后,溪穴先砭。

《通玄指要赋》:痫发癫狂兮,凭后溪而疗理。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

《拦江赋》: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穴治还轻。

《肘后歌》:胁肋腿疼后溪妙。

17 研究进展

17.1 治疗落枕

据报道电针双侧后溪,配合颈部旋转、屈伸活动,治疗215例,有很好疗效。针单侧后溪,用泻法捻转1~3分钟,配合左右摇头动作,治疗54例,有较好疗效。

取患者双侧后溪,直刺0.3~0.5寸,进针后强刺激,得气后用电针治疗仪接通脉冲直流电,频率40~50次/min,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15~20 min,并嘱患者做颈部左右旋转、前后活动[8]

17.2 治疗面肌痉挛

取病侧后溪,快速进针,向劳官方向直刺1.5寸左右,施捻转提插手法,患者明显得气后,大幅度来回捻转2~3次,再行提插手法5~7次,针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随后每隔3~5 min重复1次手法,待症状消失后,留针30 min,如果进针10 min,症状无减轻,则取对侧后溪穴用同样手法两侧施术,每日1次。[8]

17.3 治疗腰扭伤

以后溪透合谷,配合腰部活动,治疗1000例,效果良好。辨证属足太阳经的腰扭伤,针刺手太阳经后溪穴,有较好疗效。

取后溪,用2寸毫针,从外向内直刺1.5寸,刺入后大幅度捻转5~10次,强刺激,得气后令患者做腰部活动[8]

17.4 治肌肉疲劳

据报道针后溪,治疗登山后致肌肉疲劳有很好疗效。

17.5 治疗眼睑闭合不全

据报道后溪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麻痹眼睑闭合不全,效果较好。

17.6 治疗荨麻疹

点刺后溪放血,配针曲池、足三里。

17.7 治疗麦粒肿

用麦粒艾炷,左病灸右,右病灸左,一般1~3壮即可。

17.8 治疗惊厥

取后溪透劳宫,配足三里,用强刺激。

18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6.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4.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9-70.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3.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13-214.
  8.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