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瘖·血瘀痰凝证

目录

1 拼音

hóu yīn ·xuè yū tán níng zhèng

2 英文参考

hoarseness disease with pattern of blood stasis and phlegm coagula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喉瘖·血瘀痰凝证(hoarseness disease with pattern of blood stasis and phlegm coagulation)是指血瘀痰凝,以声嘶日久,讲话费力,喉内异物感或有痰黏着感,常需清嗓,喉黏膜及室带、声带、杓间暗红肥厚,或声带边缘有小结及息肉状组织突起,其上多附有黏液,伴胸闷不舒,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喉瘖证候[1]

4 喉瘖·血瘀痰凝证的症状

喉瘖·血瘀痰凝证患者声嘶日久,讲话费力,喉内异物感或有痰黏着感,常需清嗓[1][2]

检查见喉黏膜及室带、声带、杓间暗红肥厚,或声带边缘有小结及息肉状组织突起,其上多附有黏液[2][2]

伴胸闷不舒,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涩[2][2]

5 证候分析

因病久气血瘀滞,脉络不利,故声带暗滞,有小结或息肉,而声嘶症状较重,讲话费力,喉内不适,有异物感,因有痰凝,粘附于声带上,故常作“吭喀”以除其痰而清其嗓[2]

胸闷是气滞之证,舌质暗滞,脉涩,是血瘀之证[2]

6 喉瘖·血瘀痰凝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行气活血、化痰开音[2]

6.1.2 方药

可用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会厌逐瘀汤以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活血去瘀,配合柴胡、枳壳行气理气,佐以桔梗、甘草、玄参宣肺化痰、清利咽喉而开音[2]

痰多者加川贝母、瓜蒌仁、浮海石等[2]

根据患者之肺肾阴虚或肺脾气虚情况,分别配用百合固金汤或补中益气汤等[2]

6.1.3 中成药

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

毛冬青胶囊,口服,每次3粒,片剂每次4~5片,每日3次。

6.1.4 单方验方

丹青三甲散(干祖望《名医名方录》)处方:三棱10克,莪术10克,穿山甲10克,地鳖虫10克,蝉蜕6克,鳖甲10克(先煎),昆布12克,海藻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落得打10克。水煎服。偏于气滞者,加九香虫、积壳。偏于瘀者,加五灵脂、王不留行。偏于顽痰者,加白芥子、莱菔子、川贝粉(吞服)。充血较甚者,加蒲公英、金银花、蚤休。

6.2 外治法

含服铁笛丸或润喉丸[2]

6.3 手术疗法

手术摘除声带小结或息肉[2]

6.4 饮食疗法

胖大海冰糖茶:胖大海4~6枚,洗净放入碗内,加冰糖适量调味,冲入沸水,加盖焗半小时左右,慢慢饮用,隔4小时再泡1次,每口2次。

明矾拌橄榄:取橄榄12枚,明矾1.5克,先用冷开水将橄榄洗净,用刀将每枚橄榄切4~5条纵纹.再将明矾末掺入纵纹内,每 1~2小时吃2枚,细嚼慢吞,有痰吐痰,无痰将汁咽下。

无花果冰糖水:无花果30克,冰糖适量,煲糖水服食,每日1次,连服3~5日。

7 慢喉瘖患者日常保健

生活有节,以防劳累耗伤气阴,引致虚火上炎,加重病情。

减少发音,避免大声呼叫,以防损伤声带脉络,加重声带气血瘀滞情况。

禁食煎炒炙煿。禁忌烟酒刺激。

及早防治急喉瘖,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8 关于慢喉瘖

慢喉瘖(chronic hoarseness disease)为病证名。又称久瘖(见《类证治裁》卷二)[2]。属喉瘖的一种[2]。是指以声嘶失音,日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喉病[2]。即(肺)金破不鸣[3]。多见于成人,男性较女性为多,尤多见于教师、售货员、演员等职业者。久瘖多属虚证,宜滋养肺肾、益气养血。

《类证治裁》卷二:“失音大都不越于肺,须分暴瘖、久瘖。暴瘖多是寒包热邪,宜辛凉和解,肺虚伤风,喘咳声嘶,火邪伤肺,咽痛声哑;久病失音,气虚夹痰,宜滋肺肾之化源,咽干声槁,润肺为主。”

慢喉瘖与西医的慢性喉炎相类似[3]。可见于西医的声带麻痹、喉癌、慢性喉炎、喉部梅毒、喉部结核等[3]

详见慢喉瘖条。

9 关于喉瘖

喉瘖(hoarseness disease)为病证名[3]。见《罗氏会约医镜》卷十四。是指以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为主要表现的喉病[3]。瘖同喑[3]。喉瘖即失音[3]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四:“瘖者,谓有言无声,非绝然之不语也[3]。”

临床上常可分为暴瘖、久瘖[3]

此外舌瘖是由中风舌强转动不灵,语言謇涩,而喉咽声音如故[3]

聋哑人因耳聋,不会说话,不属于喉瘖[3]

详见喉瘖条。

10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83-8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