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

目录

1 拼音

pào zhěn xìng yān xiá yán

2 英文参考

herpangina

3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疱疹性咽峡炎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5 疾病描述

疱疹性咽峡炎系好发于儿童的特殊发热性疾病。其特点为在咽部出现细小的丘疹性水疱及溃疡。

6 症状体征

主要发生于1~7岁的儿童,但亦可见于成人。多在夏季及早秋发病,经2~14 d潜伏期后突然发病,表现发热(38.5~40℃)、头痛、咽痛、吞咽困难、厌食,有时颈部强直,持续4~5d后在口腔前颚、软颚、扁桃体、咽、颊等部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1~2mm大小的丘疹或水疱,四周绕有明显的红晕,此种损害常呈一小簇,以后互相融合,多数边缘充血,水疱扩大破裂,可成2~4mm大小淡灰黄色浅表性溃疡,但有些损害可以不形成溃疡。经5~10 d痊愈,由柯萨奇A组9、21型引起者,可并发肺炎,出现高热、紫绀、呼吸深快、昏迷,最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以婴幼儿死亡率最高。

7 疾病病因

本症系由数型柯萨奇及埃可病毒所引起,最常见的为9型柯萨奇A组病毒(1、2、3、4、5、6、8、10及22),其它柯萨奇A组病毒、某些型柯萨奇B组病毒以及9、16、17型埃可病毒也偶有发现。

8 诊断检查

根据急性发热起病,口腔有丘疹水疱性损害及培养出柯萨奇或埃可病毒,即可诊断。它与一些口腔有水疱的病毒性疾病鉴别。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取咽部疱液或大便,经组织培养或接种于乳鼠可得致病病毒,同时可取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进行特殊的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或血凝抑制试验,以助确诊。

9 治疗方案

主要是对症治疗。

10 相关出处

现代皮肤病学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