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确》

清 黄琳述

脉名

王叔和脉经。有浮、芤、洪、涓、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名。叔和以后诸家。又增长短、牢、疾、大、小共三十名。按察病以脉。必辨之精确。而后见之明。不至游疑而无主。据经之论脉。不止三十名。如鼓、搏、喘、横之类。今亦未窥其奥。不敢采入。即三十名。尚有可测者。如脉经。谓浮细为。沉细为弱。是以浮细辨。弱以沉细辨也。然经曰。长夏胃微弱曰平。使弱皆细脉。细则气少。经何以谓为长夏之平脉乎。又曰。弱有石曰冬病。石沉脉也。弱而沉。是水之侮土也。使脉果以浮细辨。经何谓以沉言乎。由是观之。凡脉柔而无力者。概谓之弱。非浮细沉细之谓。今以弱附于细。以存其旧也。仲景曰。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女子半产漏下。据此则革脉。即芤之兼弦者。芤主阴虚病。革亦主阴虚病。今以革附于芤也。沉伏实大。千金翼谓之牢。主寒主痛。是即沉脉而有力者。今附于沉。经一脉有数名者。如秋脉谓之毛。又谓之浮。非二脉也。是疾脉即数。大即洪。小即细也。今删弱革牢疾大小七名。定为二十三脉。盖脉以候病。其可去辄者。不加详辨。则名目愈多。脉理愈晦。故不敢避僭妄之讥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