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针灸》

明 朱梓

目录

(素问作前)

二穴

在巨骨下。璇玑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明堂经云。仰卧取之)。针三分。灸五壮。明堂下经云。灸三壮。又云。主咳逆上气。喘急呕逆。不下饮食。胸中痛也。铜人经云。足太阳脉气所发(又云。足少阳脉气所发)。主喘逆呕吐。胸满不得食(肾)。

中二穴

在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面取之(明堂经云。仰卧取之)。针四分。灸五壮。明堂下经云。府下一寸。灸三壮。又云。主咳嗽上喘。不能食也。铜人经云。足少阳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咳嗽喘逆不得息。呕吐。上气涎出多。胸满不得食。喘悸。坐不安席(又云。足少阴脉气所发)。

灵墟二穴

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三分。灸五壮。铜人经云。足少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引胸不得息。咳逆呕吐。胸满不嗜食。又云。足少阳脉气所发。

神封二穴

在灵墟下一寸六分。仰而取之。灸五壮。针三分。铜人经云。足少阴脉气所发。治胸满不得食。咳逆乳痈。洒淅恶寒。西方子云。主胸满不得息。

步廊二穴

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三分。灸五壮。铜人经云。足少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鼻塞不通。呼吸少气。喘息。不得举臂。

神藏二穴

在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壮。针三分。铜人经云。足少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咳嗽喘逆。不得息。呕吐胸满不得食(又云。足少阳脉气所发)。

知识点: